十月怀胎,一朝分娩,这个过程虽然说起来很轻松,但是在实际怀孕的过程中,总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。例如:妊娠不足28周、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而终止者,称为流产。流产也有很多不同的分类,如先兆流产、难免流产、不全流产、稽留流产等,这些内容在考试中,特别容易混淆,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分别梳理一下相关知识点。
一般流产的发生顺序如下:
1.先兆流产:有流产的可能,一般经过休息以及治疗以后,可以继续妊娠。
2.难免流产: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,此时宫口已开,虽然说现在没有流,但是以后一定会流,所以此时需要尽早使妊娠产物完全排出。
3.不全流产:由难免流产发展而来,妊娠产物流出去一半,还有一半在宫腔内,此时需要立即刮宫,完全排出妊娠产物。
4.完全流产:妊娠产物完全排出,宫口关闭。一般情况下,无需特殊处理。
5.稽留流产:可以简单理解为“胎死腹中”。检查的时候会发现,子宫小于妊娠周数,宫颈口关闭,听诊不能闻及胎心音。
6.复发性流产: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,称为复发性流产。
7.流产合并感染:在流产的过程中,流血时间过长或者非法堕胎等因素,导致宫腔感染,严重时可有感染性休克。
我们把以上知识点继续整理并简化:
先兆流产就是有流产的可能;难免流产就是以后一定会发生流产;不全流产是指妊娠产物排出去一半;完全流产是指妊娠产物已经完全排出去了;稽留流产即胎死腹中;复发性流产即连续流了3次以上。
这样将知识点简化以后,就会更加方便同学们去记忆了。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认真学习,取得满意的成绩。